职业自行车圈最近炸开了锅,国际自盟突然宣布要在八月试行齿比限制新规,直接把54齿以上的大牙盘给禁了。
这消息一出,SRAM赞助的车队经理们脸都绿了,手里的咖啡杯差点摔地上。
要知道这帮人刚花大价钱给队员配了最新款的54齿牙盘配10齿飞轮,现在突然说不让用,这不是坑人吗?
新规规定曲柄转一圈车子最多只能跑10.46米,换算成齿比就是54齿牙盘配11齿飞轮。
这规定一出,SRAM直接傻眼,因为他们家的12速公路套件最小飞轮就是10齿。
这下可好,要么换11齿飞轮,要么把牙盘降到49齿,这不是要了职业车手的命吗?
要知道职业赛场上一齿之差可能就是胜负的关键。
其他品牌倒是偷着乐,禧玛诺和坎帕尼奥洛的最新套件都是11齿飞轮起步,稍微调整下牙盘就能达标。
SRAM的工程师们现在估计正在实验室里加班加点,想在八月前搞出个11齿飞轮来救场。
不过时间这么紧,能不能赶上还是个未知数。
有车队技师私下吐槽:"这就像比赛前突然说要换轮胎规格,这不是玩人吗?"
这事还得从去年巴黎-鲁贝说起,当时有车手用了62齿的超级大牙盘,那场面简直像装了马达一样。国际自盟一看这还得了,再这么玩下去比赛要变成速度与激情了。环法赛事总监早就抱怨过,现在冲刺动不动就上70公里每小时,摔起车来一个比一个惨。
范阿尔特这些老将倒是挺支持新规的,毕竟谁也不想在高速冲刺时摔个七荤八素。不过年轻车手们可不这么想,有人直接放话说:"这不是开倒车吗?自行车运动不就是要追求更快更高更强?"两边吵得不可开交,论坛上都快打起来了。
最惨的还是SRAM赞助的车手们,眼瞅着竞争对手们轻松达标,自己却要被迫改用小牙盘。有车手在训练后抱怨:"49齿牙盘?我业余比赛时用的都比这个大!"这话传到车队经理耳朵里,又是一阵头大。现在各支车队都在紧急调整训练计划,生怕到时候适应不了新规。
自行车运动发展到现在,装备竞赛越来越激烈。从最早的钢架车到现在的碳纤维战车,从6速变速到现在的12速电子变速,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伴随着争议。这次齿比限制看似是个小改动,却可能彻底改变职业比赛的格局。
业内人士分析,这可能是国际自盟在给装备竞赛踩刹车。这些年职业比赛的均速越来越快,车手们都在拼命上大牙盘,安全风险确实越来越大。不过也有人质疑,为什么只限制大组赛,个人计时赛却可以继续用大牙盘?这不是双标吗?
SRAM现在面临两难选择,要么硬着头皮用49齿牙盘参赛,要么临时研发11齿飞轮。前者会影响比赛成绩,后者又可能来不及。有消息说他们正在考虑第三种方案,就是开发特殊版本的套件,不过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能不能通过认证还是个问题。
这场齿比风波背后,其实是自行车运动发展方向的争论。是要追求更快的速度,还是确保比赛安全?是要鼓励技术创新,还是要维持公平竞争?不同立场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答案。不过对于普通车迷来说,最关心的还是比赛会不会因此变得不好看。
现在距离八月越来越近,各支车队都在抓紧时间适应新规。训练场上经常能看到技师们围着车子忙活,车手们则在进行各种测试。有人适应得不错,有人则明显不在状态。这种混乱局面估计要持续到新规正式实施后才会稳定下来。
自行车运动历史上类似的装备争议不是第一次了。当年空气动力学车把刚出现时也引发过巨大争议,后来不也慢慢被接受了?这次齿比限制最终会带来什么影响,可能要到下个赛季才能见分晓。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,职业自行车运动正在迎来一个新的转折点。
这篇文章重点是打造出积极又健康的网络氛围,里面没包含任何违反规定的东西,要是有侵权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。
实盘配资排行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