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G把摩托车钥匙往兜里一揣,转身钻进了地铁站。
这位北京二环飙车党最近突然改邪归正,天天准时打卡地铁通勤。
原因很简单,他家门口的地铁站里新开了家叫AW的超市,这地方现在成了他的"第二食堂"。
这家号称"京城最贵妇"的超市刚开业时确实挺唬人。蓝鳍金枪鱼现场开鱼,云南深山里的灵芝蘑菇摆得跟博物馆似的,还有能免费品鉴的红酒区。老G第一次去就乐了:"这不就是给网红打卡准备的嘛!"可没过几天,他就发现了这家超市的隐藏功能——速食区简直是为打工人量身定做的救命稻草。
每天下午六点,AW的速食区准时变身战场。煎饼铛"滋啦"作响,炒锅里的火光能晃瞎人眼,自选菜档口前永远排着长队。十二块九的小蛋糕,十九块九的五房榴莲,比隔壁山姆便宜十块钱的烧鸡,这些才是打工人的心头好。老G端着餐盘挤在人群里,看着玻璃柜后忙得脚不沾地的大厨,突然觉得这场景莫名亲切——这不就是大学食堂的升级版吗?
在北京这种地方,吃饭从来都是个技术活。外卖动不动就二三十,送到手里不是凉了就是坨了。街边小馆子倒是便宜,可卫生状况总让人心里打鼓。AW的现炒窗口就不一样了,师傅当着你的面抡锅铲,菜量实在得让人想哭。老G最爱他们家的小炒肉,十八块钱满满一盒,肉片厚实得能当鞋垫,配菜青椒脆生生的,米饭还能免费续。"这要是在写字楼底下,没三十块下不来。"他边扒饭边跟同事吐槽。
超市当食堂这事儿在北京早就不是新鲜事了。永辉的自选菜区,大妈打菜的手从来不抖,十块钱能堆出座小山。物美更绝,直接挂出"物美大食堂,有嘴你就来"的招牌,五块钱的包子比拳头还大。就连走高端路线的盒马也偷偷在角落搞起了海鲜加工,五十八块钱的龙虾意面,白领们吃得那叫一个香。
要说最会玩的还得是果蔬好,他们家的麻辣烫食材全从货架上现拿,蔬菜水灵得能掐出水来。有个在附近上班的小姑娘天天来,跟档口阿姨都混熟了。"阿姨,多给点豆芽!""好嘞闺女,再给你加勺麻酱!"这场景,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自家厨房。
山姆会员店就更绝了,没有餐桌椅算啥?购物车就是最好的饭桌。芝士牛肉卷拿在手里,热乎乎的芝士能拉出一米长的丝,咬一口满嘴流油。有对情侣每周都来,男的负责抢牛肉卷,女的负责拍照发朋友圈,分工明确得很。
这些超市食堂能火起来不是没道理的。现在写字楼里的公司,十个有八个没食堂。外卖吃腻了,小馆子吃怕了,超市反倒成了最靠谱的选择。食材看得见,价格摸得着,关键是不用等。老G的同事小王说得实在:"在AW吃饭就像找了个老实人谈恋爱,虽然不会给你惊喜,但绝对不让你失望。"
太阳宫这片儿的打工人现在都摸出门道了。中午十一点半,电梯里清一色的AW购物袋;晚上七点钟,超市收银台前排队的全是端着餐盘的上班族。有个在附近做设计的姑娘甚至开发出了"AW套餐"——十二块的猪肝饭配七块五的鸡架,再来个六块钱的冰豆浆,营养均衡还管饱。
超市饭的火爆背后,是北京打工人的生存智慧。在这座城市,能吃上口热乎饭都是福气。老G现在到点就往AW跑,用他的话说:"什么贵妇不贵妇的,能让我花二十块钱吃饱喝足的地方就是好地方。"这话说得实在,毕竟在北京,能让人安心吃饭的地方,可不就是第二个家嘛。
这篇文章想让大家都营造出积极向上又健康的网络环境,绝对不能有那种低俗的东西或者不好的信息。要是谁侵犯了别人的权益,就得赶紧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把事情处理好。
实盘配资排行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